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打破“行规”!这只理财产品宣布: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5-31 17:41
【概要描述】银行理财产品不赚钱不收管理费,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个体验提升,同时也是强化产品正向回报的一个态度。
一直以来,绝大部分基金产品都是收取固定的管理费,直接与基金规模挂钩,而不受业绩等因素影响。
近日,一只“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银行理财产品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产品净值表现与管理费挂钩,这在银行理财市场还是头一遭。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何理财公司探索这种创新做法?
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招银理财旗下招卓价值精选权益类理财计划产品近期正在发行。
根据产品说明书,如本产品当日累计净值低于1.00元(不含)时, 管理人将从下一自然日起暂停收取固定投资管理费。直至产品累计净值高于1.00元(含)后,管理人恢复收取理财计划固定投资管理费,固定投资管理费率1.50%/年。固定管理费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小数点2位以后舍位。同时,托管人对本理财计划收取托管费,托管费率0.08%/年。
(图源:招银理财)
一般而言,股票基金的管理费是每年1.5%,托管费是每年0.25%。
招银理财该产品管理费1.5%/年,和一般股票基金差不多,而托管费0.08%/年,则比一般股票基金少了0.17个百分点。
5月26日,《上海证券报》称,26日,招银理财就此回应记者问询时称,此举是对首发认购客户的负责态度。
该产品投资经理的投资风格比较稳健,积小胜为大胜,该条款也是招银理财对投资经理的信心。
此举也被业内称为“银行理财开卷基金”的标志事件。
财联社此前报道称,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类理财计划“不赚钱不收取管理费”的做法,令不少公募业人士受到“震动”,认为这一方面是管理人负责人的表现,也是权益市场情绪“冰点”的体现,另一方面,这种符合广大投资者偏好的做法或将倒逼更多基金公司在费率层面做出调整。
此举触动行业游戏规则?
据悉,该产品坚持“择优”+“低买”的投资理念,以产业投资的眼光买股票,以够低的合理价格买入,靠穿越周期的业绩增长、稳定提高的分红,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长期、持续获取超越基准的投资回报。
从产品资金配置看,80%-95%投资于权益资产,其余资金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资产。
(图源:招银理财)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招银理财产品低于面值暂免收投资管理费,有助于平衡产品投资经理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性。在近期低迷市况下,权益类产品很容易跌破面值。
如果破净后,暂停收投资管理费,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个体验提升,同时也是强化产品正向回报的一个态度。
一直以来,绝大部分基金产品都是收取固定的管理费,公募基金的管理费直接与基金规模挂钩,而不受业绩等因素影响,部分基金在大幅跑输市场导致投资者收益亏损的同时,却仍旧“旱涝保收”,这种模式受到投资者诟病。
为此,基金行业做了一些尝试,目前市场上早已有收取浮动管理费的基金产品。不过,整体看来,其管理费计算方式相对较为复杂,且数量占全市场基金产品的比重非常低,难以对数以亿计的基金投资者群体产生较大影响。
“在美国市场,收取浮动管理费的公募基金占比在5%左右,这个比例远超我国。在这个层面,我国浮动管理费类基金还大有可为。”一家头部公募机构人士指出。
为何提出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5月30日,《中国银行保险报》称,产品净值表现与管理费挂钩,这在银行理财市场还是头一遭。而之所以有理财公司探索这种创新做法,与理财行业的“现状”有很大关系。
去年以来,由于股债波动,银行理财曾出现两轮较为集中的破净和赎回,市场陷入暂时性的低迷。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合计26.52万亿元,与2021年四季度末的25.61万亿元相比,2022年全年仅增长了9056亿元,增速大幅放缓。
从新发理财产品数量来看,2022年全年新发理财产品数量比2021年同期减少了7974款,固收类、权益类和混合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均出现了明显下滑。
尽管进入2023年,银行理财市场有所好转,但市场信心修复的步伐仍相对缓慢。
国盛证券研究所推算的数据显示,银行理财规模于今年4月存续规模预计为27.37万亿元,较3月份增加1.34万亿元,是继去年11月份以来银行理财规模首次回升。
《中国银行保险报》称,在这种背景下,理财公司探索“不赚不收费”,通过管理费让利引导投资者增加对机构的信任度,并向投资者传达市场向下空间有限,产品净值低于1可能性小,大概率能赚钱,体现出了一定的魄力以及对自身投研资管能力的自信。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