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为什么大家突然谈论起了通缩?到底什么是通缩?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4-21 17:44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什么是通缩?为何大家都在担忧通缩?我国究竟会不会出现通缩呢?

为什么大家突然谈论起了通缩?到底什么是通缩?

【概要描述】什么是通缩?为何大家都在担忧通缩?我国究竟会不会出现通缩呢?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4-21 17:44
  • 访问量:0
详情

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CPI同比增长0.7%,涨幅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5%,降幅较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

 

3月CPI数据出炉后,引发了市场关于“通缩”的担忧和热议!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货紧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4月20日,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统计局和央行官员的最新相关言论,均是对上述热点话题作出的回应!

 

那么,什么是通缩?为何大家都在担忧通缩?我国究竟会不会出现通缩呢?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中,市场的关注重点还是通胀的问题。这与上文提到的通缩是什么关系?

 

话不多说,大蔚老师正式开讲~

 

以下为对话原文:

 

然然:大蔚老师,我发现谈论通缩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大蔚:是的,我也看到了,而且最近两天,国家统计局和央行官员都在公开场合做了相关的表态。

 

然然:为何大家都在担忧通缩了呢?

 

大蔚:这个要从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说起。当时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CPI同比增长0.7%,涨幅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5%,降幅较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

 

CPI同比数据的连续回落,引发了市场关于“通缩”的担忧和热议。

 

(图源:国家统计局)

 

然然:那到底什么是通缩呢?

 

大蔚:当然没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说说到底什么是通缩。通缩,全称是通货紧缩,与之相对应的是通货膨胀。

 

我们先来讲通缩,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的定义: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

 

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然然:物价下跌?这是不是意味着老百姓能买到的东西更多了~

 

大蔚:的确,从短期来看,通缩能够减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支出,对老百姓有一定的好处。

 

不过从长期看,通缩看起来就没那么让人值得开心了。

 

然然: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蔚:通常来讲,所谓“好的通缩”,指的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使总供给增加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下降,不会引起“债务—紧缩”,物价水平的下降也不会带来经济衰退。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即适度的通货紧缩,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经济中的“泡沫”,也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而“坏的通缩”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物价水平下降,而且存在“债务—紧缩”的恶性循环,最终形成“通货紧缩—经济衰退”的自我强化。

 

(图源:网络)

然然:“坏的通缩”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大蔚: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现在陷入了所谓的“坏的通缩”,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其中就包括小明贷款买的房子。房价下跌,但是小明的月供不变,工资不变,虽然每月还是正常还房贷,但实际上小明的财富缩水了,债务负担也更重。

 

这只是“坏的通缩”一个危害。当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企业会减少投资和生产,从而减薪,裁员。

 

当老百姓的收入减少,或者对未来的就业比较悲观时,就会减少消费的意愿,进一步导致需求减少,商品价格上不去,形成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无论是对经济、对社会,还是对个人,“坏的通缩”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严重的通缩紧缩往往会导致经济衰退。

 

4月18日,《财经》杂志称,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称,老百姓可能认为物价越低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物价一旦持续下跌至有通缩压力,经济发展就会出现明显问题,例如就业机会减少、经济繁荣度衰退等,大家的日子不会变好,一定要防止通缩。

 

这也是为什么3月份物价数据出来之后,大家开始纷纷讨论起了通缩。

 

然然:那究竟如何看待3月的物价数据呢?

 

大蔚:正如前文我们讲到的,3月CPI同比再度回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1、海外输入性因素的扰动较强。

 

2、主要受食品项的拖累,其中猪肉和蔬菜价格下降对CPl环比的拖累占到七成以上。

 

3、油价走弱、车价下降也对CPI构成一定拖累。

 

正如我们之前在一篇文中所说的那样:

 

对于3月的物价数据,国金证券表示,CPI同比增幅由去年底的1.8%回落至3月的0.7%,拖累主要来自于食品,而食品变化与猪肉等价格紧密相关。

(图源:国金证券研究所、Wind)

 

然然:后续会持续出现通缩吗?

 

大蔚:根据各大券商机构的解读,虽然3月的数据表现较弱,但是未来出现通缩的可能性较小。

 

中信证券称,往后看,猪价仍有上行空间而服务需求或将回暖,CPI同比转向通缩的概率不高。

 

平安证券指出,国内物价的“类通缩”是暂时性的,下半年物价基数走低、内生需求有望滞后回升,国内物价的同比读数将自低位逐步回升。

 

然然:嗯嗯,明白了。老师前面有提到与通缩相对应的是通胀。那什么是通胀呢?

 

大蔚:通胀,也就说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物价水平持续上升,钱的购买力下降,钱越来越不值钱。

 

举个例子:一个镇子上有1万人,每个人手中有20块钱,镇子的总财富就是20万元,同时镇子上有20万件商品,这样的话,每件商品的价格就是1块钱。

 

今年,镇长为了刺激疲软的经济,开动印钞机,往市场上投放了40万元,这样市场上总货币量就是60万元,在社会总商品20万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件商品的价格从1元变成了3元钱,一碗2块钱的牛肉面也就涨到了一碗6元,这就是通货膨胀的过程。

 

所以,我们看到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就是货币大规模超发。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全球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开启了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政策,挽救了濒临崩溃的经济,但也带来了疯狂的通胀。

 

因此,自从去年以来,我们看到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发达经济体央行们开始了疯狂的加息行动,试图抑制飙升的通胀。

 

然然:为何发达经济体央行如此“畏惧”通胀呢?

 

大蔚:这主要因为通胀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例如货币贬值(钱不值钱了),物价波动,贫富差距扩大,最严重的还会带来恶性通胀。

 

如果民众要是形成未来涨价的集体预期,那么将掀起一场疯狂的抢购潮,整个社会也可能陷入动荡。

 

然然:这样听起来还真的是很吓人的~

 

大蔚:没错。不管是通缩还是通胀,都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病态特征,有碍于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由于时间的关系,那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吧。

 

然然:好的,谢谢大蔚老师。

 

大蔚:我们下期见。

CONTACT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上海市

友情链接:大唐地产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