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今年首次降准不一样!央行超预期之举意在何为?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3-21 17:53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央行降准超预期,释放了什么信号?为何选择此时降准?未来是否会降息?对市场有何影响?

今年首次降准不一样!央行超预期之举意在何为?

【概要描述】央行降准超预期,释放了什么信号?为何选择此时降准?未来是否会降息?对市场有何影响?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3-21 17:53
  • 访问量:0
详情

2023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 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图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这是中国央行2023年首次降准,降准的时点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为什么说央行此次降准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结合央行的降准公告,和当前经济复苏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央行为何宣布降准?释放了什么信号?

 

今天,我们还将结合券商研报,阐述央行此次降准对于市场的影响。

 

央行降准时点为何超出市场预期?

 

信达证券在最新研报中称,本次降准时点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历史上,央行公告降准通常会在国常会公开提及后进行,而本次降准未经国常会“预告”;

 

2、在3月17日宣布降准之前,央行3月15日大幅超额续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当天向市场净投放2810亿元资金。

 

3月15日,中国央行连续四个月超额续作MLF,利率持平不变。根据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央行进行4810亿元一年期MLF操作,利率持稳于2.75%。

 

值得注意的是,当日有2000亿元1年期MLF到期,当日MLF向市场净投放2810亿元,创2020年12月来最多。

 

因此,在3月15日央行超额续作MLF,向市场投放超2800亿元的资金之后后,市场对于短期内降准的预期降温。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本次降准实质是超出市场预期的:

 

一方面前期MLF超额续作降低了市场对降准的预期;另一方面在时间节点上,两会刚刚闭幕后就迅速落地,节奏也超出预期。

 

国联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在MLF超量续作的背景下,央行决定降准应该是略超市场预期。

 

不过,由于近期流动性偏紧可能主要与广义信贷投放偏强有关,降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央行鼓励广义信贷投放继续维持较高的水平,宽信用的政策意图崭露无遗。

 

对于降准的力度,信达证券认为,虽然降准时点超出预期,但是力度较为克制。

 

对比历史降准幅度,本次降准0.25个百分点表明政策支持态度明确,但是力度较为克制,不搞“大水漫灌”,为后续政策调节预留了空间。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18年以来,央行历次降准幅度大多是50个基点或100个基点,但2022年两次降准幅度均为25个基点,此次是央行第三次仅降准25个基点,显示央行珍惜货币政策空间的意图。

 

为何降准?

 

这不仅是2023年首次降准,其实也是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思路之后,央行首次动用公开市场操作以外的货币政策工具。

 

信达证券认为,这也是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用好降准、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的具体落实。

 

另外,21世纪经济报道称,和以往不一样,此次央行降准并未同步发布答记者问。

 

但是,央行3月17日公告指出,降准的目的旨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券商的研报,从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来阐述央行为何降准以及释放的信号。

 

内部因素:信达证券称,当前,我国的通胀和金融数据存在分歧,经济回稳的基础尚不稳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1.0%,低于市场预期的1.8%,剔除春节因素,经济复苏初期需求稍显不足,且政府工作报告中5%的GDP目标也处于预期下限,因此市场可能担忧202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力度。

 

不过,从PPI数据看,环比数据略有改善,且2月新增社融数据从总量到结构均大超预期,中国经济确实呈现出复苏态势。

 

因此,信达证券认为,央行在此时降准主要是希望通过政策适度靠前发力来应对后续经济可能面临的下行压力,落实二十大和两会精神,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本次降准靠前发力,其用意有二:一是对冲流动性波动。二是助力宽信用,巩固企稳向好的趋势。

 

外部因素:今年2月下旬,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加息25个基点,到了3月上旬,美联储部分官员的鹰派言论使得加息预期上调至50个基点,但近期硅谷银行风险暴露后,市场预计美联储3月可能会暂停加息。

 

虽然中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但需考虑外部均衡。海外央行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升温,也为我国降准提供了条件。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此次降准意味着在当前物价形势稳定的背景下,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推动GDP增速较快反弹。

 

“其中,降准是政策组合拳的一部分,其他还包括持续加力促消费、短期内保持基建投资增速处于接近两位数的较快增长水平等。”

 

释放了什么信号?

 

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金融机构境内人民币存款规模约265万亿元,但考虑到法定存准率5%的机构不再纳入降准范围,此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可能在5300亿元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2月,央行通过公开操作净回笼资金近7000亿,所以本次降准释放的5300亿元流动性,对市场流动性改观效果不大,相当于一次性做了一次常规的公开市场操作。

 

但是,央行通过降准释放了一个重磅信号:不会紧缩!本次降准传递出积极信号,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助力稳增长、扩内需,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

 

信达证券也指出,央行降准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此次超预期降准,反映出政策基调较为积极、政府呵护经济的意愿较为强烈,有望加强市场对经济回暖的信心。

 

国联证券认为,本轮降准释放出货币政策仍处于宽松期的信号,能够引导长期利率保持较低水平,提振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今年降息的可能性?

 

关于今年降准降息的思路与可能性,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于3月3日表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变量处于比较合适的水平,实际利率水平也比较合适。

 

“通过降准提供长期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可以使流动性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国联证券指出,对货币政策而言,本轮降准后,叠加央行 MLF 的较大规模投放,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局面或得以缓和,短期内政策再次宽松空间不大。

 

中长期来看,国泰君安证券指出,二三季度过程中,伴随出口压力加大,经济弱修复阶段,服务消费扩张乏力,地产销售回暖以及开工强度持续性还待进一步验证,因此降息窗口并未关闭,特别是5年期LPR调降值得关注。

 

另外,降准周期也并未终结,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期,会明显长于海外经济疫后宽松规律。

 

中信证券认为,超预期降准落地补充中长期流动性,释放低成本资金缓解银行负债成本走高,但LPR降息仍存阻碍,年内或仍有降准,降息则需关注海外货币政策取向和金融风险发展情况。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降准落地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朝着宽松方向调整,短期内实施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很小。在一季度经济回升势头已经确立的背景下,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高。

 

市场影响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称,当前降准有助于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对资金拆借、债市构成直接利好。

 

汇率方面,降准后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整体波动不大。

 

究其原因,降准是货币政策宽松的操作之一,可能会导致人民币贬值,但如果后续宏观经济企稳,汇率也会升值。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3月17日在公告中强调,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虽然央行降准公告并未明确哪些“重点领域”,但对资金需求较大的房地产业,客观上将受益于此次降准。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持续的降准和降息政策,已经为当前各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非常宽松的环境,也体现了今年政策继续放松的导向。房地产业正步入复苏的初步阶段,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降准后,“金融16条”将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对房企和购房者提供更多的贷款支持。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也表示,降准为市场提供了更多长期资金,有利于推动宏观经济进一步稳步恢复,这也将为楼市的复苏提供良好的大环境。

CONTACT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上海市

友情链接:大唐地产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