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央行重磅报告出炉!有哪些关注点?释放了什么信号?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2-28 17:32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报告》对 2023年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和着力点做出阐述,是下一阶段引导金融支持实体和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风向标。

央行重磅报告出炉!有哪些关注点?释放了什么信号?

【概要描述】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报告》对 2023年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和着力点做出阐述,是下一阶段引导金融支持实体和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风向标。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2-28 17:32
  • 访问量:0
详情

2月24日,中国央行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与去年三季度相比,最新的《报告》有何变化?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对于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未来的通胀压力,以及海外的金融风险,央行又如何看待?

 

 

今天,我们将结合上述《报告》以及券商机构的观点,具体阐述央行最新《报告》释放的信号!

 

《报告》有何变化?

 

2023年2月24日,中国央行发布了《2022年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图源:央行官网)

 

总结来看,相比三季度的内容,央行四季度《报告》有以下几点主要变化:

 

1、关于货币政策,在保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四季度《报告》新增“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等表述;

 

“泽平宏观”官微发文指出,央行总定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延续不搞“大水漫灌”,强调精准性、持续性。

 

2、关于房地产政策,在坚持“三稳”的基础上,新增“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3、关于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从“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改为“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图源:央行、“泽平宏观”微信公众号)

 

天风证券在最新研报中称,央行对房地产方面的部署出现了重要的边际变化,保交楼具备了更高的优先级,助企纾困的政策有望加码,而需求端政策可能会更加温和。

 

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关于经济复苏,《报告》认为,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但经济恢复的基础并不牢固,国际地缘冲突、发达经济体加息、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另外,国内疫情扰动、消费动能、地产恢复、地方财政压力值得关注。

 

关于通胀,《报告》称,展望未来,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可控,当前我国经济还处于恢复发展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通畅,PPI(生产价格指数)涨幅预计将总体维持低位。

 

“中长期看,物价水平具备保持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我国经济供需大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

 

《报告》同时指出,对未来国内物价走势的不确定性也需关注,疫情防控优化后消费动能可能逐步升温。

 

“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较为顽固,大宗商品价格仍存上涨压力,海外高通胀也可能通过生产、流通等环节向国内传导,要加强监测研判,持续关注通胀反弹压力。”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在报告中称,梳理《报告》中的重点内容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回应市场关注的三个问题:

 

1、对经济恢复乐观,货币发力有无必要?

 

钟正生指出,尽管央行乐观看待中国经济的复苏,但是2023年货币政策仍有必要发力。

 

一方面,央行重视保持信贷总量增长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蕴含着对去年信贷投放波动较大的反思。另一方面,央行考虑发挥“促消费、扩投资、带就业的综合效应”。

 

平安证券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进一步降低存款利率、加强存贷款利率的联动入手,激发经济增长的长期动能。

 

2、“精准”发力之下,货币工具如何使用?

 

从“量”看,货币政策将保持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力度。平安证券认为,要保持大致平稳的M2增长,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有0.5-1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

 

从“价”看, 2023年降成本的边际力度趋缓。平安证券指出,2023年降息(调降MLF利率)并非政策的必选项。

 

最后,平安证券称,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地位提升,不仅是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手段,也已成为央行流动性投放的重要渠道。

 


(图源:平安证券研究所、Wind)

 

3、 对通胀担忧趋缓,央行过度乐观了么?

 

虽然央行预计通胀总体保持温和,但也需关注物价走势的不确定性,弱于三季度的高度重视。

 

平安证券认为,2023年下半年核心CPI上行风险值得警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房地产行业走向良性循环过程中,房租和房价可能止跌回暖,一定程度上推升核心CPI增速。

 

另一方面,部分线下接触类服务业历经三年供给出清,随着消费场景限制取消、国内消费需求逐步恢复,可能存在一定涨价压力。

 

《报告》更加关注海外金融风险

 

除了上述的关注点之外,央行在最新的《报告》还更加关注海外的金融风险。

 

对于全球经济形势,《报告》称,近期全球通胀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缩表进程,世界经济复苏动能减弱,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

 

本轮“加息潮”的累积效应还将显现,未来需关注其对全球经济增长、资本流动、市场运行等带来的影响。

 

具体来看:

 

第一,海外高通胀回落的幅度和速度存在不确定性。

 

当前,国际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仍受地缘冲突扰动,全球供应链压力总体有所缓解,但还面临部分国家供应链近岸化、友岸化等保护主义措施的挑战。

 

第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除了地缘政治冲突、能源短缺、通胀高企外,货币政策收紧对经济下行也有影响,主要发达经济体快速加息的紧缩效应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效应,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拖累可能超出预期。

 

第三,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恐加快暴露。

 

一是流动性收紧加剧金融市场的调整,带动资产价格大幅波动。

 

二是美联储加息加速避险资金回流美国,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本流出压力上升。

 

三是强势美元与本国经济前景恶化压力叠加,美元债务负担较重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偿债能力面临考验。

 

第四,新的“气候保护主义”值得警惕。

 

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欧盟也决定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可能对全球经济绿色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结 语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报告》对 2023年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和着力点做出阐述,是下一阶段引导金融支持实体和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风向标。

 

在温彬看来,未来助力提振信心、扩内需仍是当前主线,促消费、扩投资、稳地产为政策主要发力点。

 

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经济复苏、居民前期积累的部分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为实际消费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系列稳增长施策下,经济活力正在释放。

 

2023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春运旅客人数同比增长超5成。

 

展望未来,“泽平宏观”微信公众号也发文称,宽信用仍是货币政策的重心,重点是扩内需,提振信心,消费和地产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消费方面,2022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同比多增7.94万亿元,如何把储蓄转化为消费,成为央行关注重点。

 

房地产方面,LPR仍有下行空间,预计房地产将分化式复苏,部分热点城市,尤其是其中的改善性房产,有望在三、四月出现 “小阳春”。

CONTACT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上海市

友情链接:大唐地产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