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一个时代结束!2022年人口负增长85万 该如何看待?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1-20 09:48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时隔61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原因何在?该如何看待人口负增长?对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

一个时代结束!2022年人口负增长85万 该如何看待?

【概要描述】时隔61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原因何在?该如何看待人口负增长?对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1-20 09:48
  • 访问量:0
详情

近日,中国人口负增长成为最火热的话题!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口负增长85万,为6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虽然大家对此早已有所预期,但是官方数据一经发布,仍然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不少人心中,这似乎表明一个时代结束了!

 

时隔61年,我国人口进入负增长,原因何在?该如何看待人口负增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我国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

 

为什么会出现人口负增长?

 

首先,我们来看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具体数据:

 

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人口数据发现,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图源:第一财经)

 

为何出现了人口负增长?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口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结果,很多国家也都在走这个路。

 

“2022年我国人口减少85万人,主要还是由于新出生人口在减少,与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时间推迟等有关系,也与育龄妇女人口的减少也有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新出生人口减少。”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指出,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了人口负增长。

 

对于出口人口减少,我们来看下第一财经统计的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图源:第一财经)

 

2022年,我国全年的出生人口为956万,人口出生率为6.77‰。这是1950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

 

从上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22年的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了106万人,仅为2012年的48.5%。

 

这意味着过去十年,我国的年出生人口降幅接近50%。另外,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已经连续三年跌破10‰。

 

第一财经特别指出,出生人口的持续下滑,与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疫情等因素密切相关。

 

2022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表示,近年来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之一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

 

相关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20岁-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年均减少340万人,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473万人。

 

另外大城市化、经济压力以及婚育观念变化,使得初婚初育年龄逐渐推迟,大多数人都在27岁以上才结婚成家、生儿育女。

 

由于年轻人婚育观念显著变化,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计划生育子女数逐年递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年轻人的生育顾虑,出现“生不起”“养不起”“不敢生”“不想生”等问题。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伴随老龄化加深、育龄妇女减少、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等因素,人口负增长的趋势还将持续。

 

如何看待人口负增长?

 

在1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认为,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会延续,但并不需要太担心这个问题。人口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与产业体系是否是相匹配的。

 

“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体上还是供大于求的,并不是说人口总量减少,人口红利就没了。我们的劳动力素质还在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接近11年了,和我们整个产业相匹配,这就是一个好的劳动力供给状况。”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

 

虽然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与2020年相比有所减少,但仍然保持8.7亿以上的水平,表明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仍然较大,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也依然存在,能够支撑当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从人口质量上看,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2年的9.7年提高到2020年的10.4年。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据预测,2035年中国总人口还将超过14亿,2050年仍在13亿以上,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伴随经济持续发展、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强劲,由此带来的超大市场规模不可估量。

 

这不仅将为国内大循环提供强大动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中国机遇。

 

另外,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张许颖也认为,人口负增长不能简单以好坏来形容,对于14亿人口的国家人口负增长,需要客观看待、主动适应、积极应对。

 

“中国的人口禀赋优势依然明显,年度新增劳动力在2035年之前仍然是增加的。同时,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提升,劳动力相对年轻,城镇化高速发展,人口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新聚集会形成新的增长极。”

 

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

 

针对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新的人口发展形势,近十多年来,我国不断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保持人口平稳增长,性别结构持续改善,相关的重要政策如下:

 

2013年和2016年分别实施“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生育政策。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另外,当前,各地正在不断出台政策鼓励生育。

 

 

深圳此前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

 

生育第一个子女且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7500元;

 

生育第二个子女且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5000元,另外每年发放2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11000元;

 

生育第三个子女且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0元,另外每年发放3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19000元。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曾说过房地产市场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那么人口负增长对房地产市场一定就是利空吗?未必!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全国楼市普涨几乎再也不可能。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不同区域和城市的楼市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说,未来在总人口减少、出生人口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的情况下,一些人口流出、人口减少较多的区域,受到的影响会更大,而热点的一二线城市,影响就比较微弱。

 

张波表示,经济比较强的城市、比较大的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等),对人口的吸引力更大。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