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杭州也发现了:XBB毒株刷屏!这些问题,你需要了解!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1-05 17:03
【概要描述】XBB毒株致病力到底如何?目前,我国有发现XBB毒株本土传播吗?“阳康”后会二次感染XBB毒株吗……
近日,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亚型分支XBB引发社会普遍关注,上海和杭州已测到XBB毒株冲上热搜。
那么XBB毒株致病力到底如何?目前,我国有发现XBB毒株本土传播吗?“阳康”后会二次感染XBB毒株吗?XBB毒株主要攻击心脑血管和肠道?面对不断变异的毒株,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
XBB毒株是啥?
2023年伊始,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在欧美地区强势爆发。
当地时间12月30日,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周美国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引起的。
(图源:美国疾控中心)
科学家们表示,由于具有极高的免疫逃逸能力,XBB.1.5已经迅速取代BQ.1.1和BQ.1,成为美国的头号流行毒株。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表示,BQ.1和XBBX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已在一些欧美国家成为优势毒株,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而致病力与奥密克戎其它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毒株的国家也没有增加。
1月3日,澎湃新闻称,国家传染病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该毒株于2022年8月首先在印度被发现,9月由科学家首次命名,被认为是2021年早些时候出现的两种不同的奥密克戎亚变异体BA.2.10.1和BA.2.75的“重组”。
XBB已经进一步演变成为XBB.1和XBB.1.5,其中后者在一些国家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但看起来其造成的症状并不比其他变种特别严重。
我国有发现XBB毒株本土传播吗?
近三个月以来,我国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但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优势传播还是以BA.5.2和BF.7为主。
(图源:社交媒体微博)
近日,瑞金医院陈赛娟和公卫中心范小红领衔的联合科研攻关团队发文称,经过初步分析后公布的,上海近期30个奥密克戎主要亚型中,就有在欧美广泛流行的BQ.1家族和XBB家族,占比超过1/3。
上海此次监测到的25例XBB家族中,有3例XBB.1.5,同样都是境外输入病例,未造成本土传播。研究人员表示,境外输入患者中的毒株较为复杂,多为在我国境内首次检测到。
1月3日,央广网称,杭州市疾控中心按照国家、省及市监测方案对部分入境人员、哨点医院就诊患者、住院病例标本等开展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在闭环管理的入境人员中也检测出了XBB、BQ.1、BQ.1.19等奥密克戎进化分支病毒株。
(图源:央广网)
XBB会导致二次感染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因此,传播速度可能比之前更快。
如果遇到这几种毒株,再次感染的概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再次遇到的毒株与BA.5和BF.7有多少重叠,如果病毒一直变异,交叉保护作用降低了则可能造成感染;
另一方面则是看人自身抗体水平。
关于新毒株再感染风险是否会增加,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目前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和我国流行的BA.5有所差异,感染BA.5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力水平下降,遇到免疫逃逸能力强的毒株,再感染的风险会增加。
但是,再次感染主要会发生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在短时间内再次感染风险比较小,而且感染后的症状通常比第一次轻微。
XBB毒株主要攻击心脑血管和肠道?
央视新闻称,针对网传XBB毒株会引发呕吐和腹泻的症状,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确实有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通常1一3天可以自行缓解,没有发现XBB毒株更容易侵犯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
对于不少人在囤一些肠胃方面药物,李侗曾则指出,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可以适当准备,没必要大量囤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称,如果腹泻严重,主要应该补充丢失的液体和电解质,并且通常口服补液就可以,而不是服用一些止泻药和抗细菌药物。
对于传言XBB毒株会攻击人的心脑血管,王新宇则指出,新冠感染的罕见并发症中脑炎也是其中之一,并且引起的症状相对严重,但是发生的概率很低,不必过于紧张。
至于“脑雾病”只是大家对于感染新冠后自觉容易忘事或者工作效率低下的“戏称”,并非一个特定的医学上的诊断,一般不作为新冠后遗症看待。
如何应对BQ.1和XBB?
王新宇称,只要大流行没有结束,全世界范围内新冠病毒的流行株一定会不断变化,新出现的变异株也一定会取代旧的变异株成为最流行的病毒株,这是一个规律。
针对再感染问题,深圳三院院长卢洪洲表示,群体免疫对于预防BQ.1和XBB新突变株感染的作用较弱,新突变株会逃逸之前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所建立的免疫屏障。
尽管感染新冠后短时间内,比如三到四个月内不会感染,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毒株流行或缩短二次感染‘安全窗口’。因此,在欧美国家,一些免疫力较差的人可能一年内感染多次。
卢洪洲表示,疫苗接种仍是重要手段。虽然疫苗接种建立的免疫屏障不能有效预防新毒株的再感染,但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不错的保护作用。
由于在致病性方面,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BQ.1和XBB这两个毒株的毒力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来说,疫苗接种是最优的选择。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