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全国首个县域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发展报告公布!分布式光伏市场潜力巨大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2-28 18:03
【概要描述】县域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实现“3060”目标的关键力量。
12月18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与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能源”)在第九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暨零碳岛论坛上联合发布了《中国县域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首次就县域地区能源转型开展中德两国实践的比较分析,并系统提出中国县域能源转型发展思路,对推动我国县域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拓展全球能源企业合作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县域能源发展现状
《报告》称,中国县域能源发展现状是能源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
具体来看,农村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每年可能源化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约折合标准煤4.6亿吨标准煤,分布式光伏技术可开发潜力达1000GW以上,分散式风电技术可开发潜力达250GW。
(图源:“国家电投”官微)
不过,尽管农村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供应,不利于农村地区能源的有效供给。
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构成包含电力、液化气、天然气等多种优质能源,但非商品能源占比仍较高,能源商品化水平及供应质量明显低于城市。
我国农村生活用能中非商品能源占比仍达1/3左右,一些农业大省仍有大部分农户以秸秆、薪柴为燃料。
我国目前的能源统计主要基于商品能源,对非商品能源的统计体系和方法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村能源转型发展。
《报告》称,立足我国县域能源发展的基本情况,要实现县域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仍任重道远,推动县域绿色低碳能源发展具有以下三点重要意义:
1、推动县域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2、推动县域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是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基石。
3、推动县域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报告》称,我国正处于从脱贫攻坚战略转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期和能源安全战略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是碳达峰目标实现的攻坚期,推动县域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是赋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及“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
中国县域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发展实践
《报告》选取了浙江省安吉县、上海市崇明岛、河南省兰考县、青海省共和县、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朝阳县六个具有差异化特点的县域,并围绕他们的能源转型发展实践进行了全面分析。
浙江省安吉县:《报告》称,近年来,安吉县积极优化能源结构。截至目前,安吉县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4417户,总容量265MW。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积极推进秸秆、垃圾、沼气等多品种能源梯级利用。
截至2018年,安吉县近五年累计投入15.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成为全国唯一绿色交通试点县和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县。
上海市崇明岛:崇明岛是上海的战略储备地,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环境条件。在“十一五”期间,崇明岛科技项目超过100项,投资接近6亿元,科技基础扎实。崇明岛作为世界级生态岛,提出要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打造成为“碳中和”示范区。
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崇明岛的优势。
崇明岛的低碳发展战略和模式已初步建立,打造了以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协同发展为辅助的低碳能源基底。截至2021年底,崇明全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64MW,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26.4%。
河南省兰考县:兰考县是传统农区,化石能源资源匮乏,风、光、地热等可再生资源以及农林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村能源资源较为丰富。
兰考县政府与各开发商合作,积极推进兰考县绿色发展转型,包括开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就地解决用能问题,持续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清洁能源输入等。
截至2020年底,兰考县新能源并网共776MW(无火电),其中风电474MW,光伏290MW。
青海共和县:县域面积广阔,风光资源及其他各类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且新能源产业占主导地位,新能源电力消纳与外送条件较好。
为实现县域经济高速发展,共和县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促进重点领域低碳发展,切实推进风、光、水、热等新能源项目建设。
2021年9月,共和县入选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规模约243.54MW。
共和县全力推进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实施,提高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比重。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通过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生产基地,推动风光储氢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已超4000MW,实施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257个,实现并网1866KW。
此外,《报告》立足国际视角,以能源转型起步较早、经验较为成熟的德国作为参考,深入分析了德国乡村型地区绿色发展的规划、原则和德国政府扶持政策。
基于针对中德两国的实践分析,《报告》就中国县域地区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系统性的建议:
搭建县域绿色低碳能源体制机制、完善县域绿色低碳能源基础设施、探索县域绿色低碳能源商业模式、优化县域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体系、创新县域绿色低碳能源技术路线、推动县域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等。
结 语
《报告》建议,要因地制宜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天然气、地热等多品种分布式能源,促进各品位能源高效梯级利用,并合理规划农业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和就地消纳。
采取“公司+村镇+农户”等模式推动农村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光伏+”模式,因地制宜创新农村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模式。
户用光伏开发中,农户可以通过自建、入股、合作开发等多种模式参与并获取盈利;
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场景中,以光伏送家电商业模式,通过激励个人用户提高电能消纳,提升项目收入;
以光伏共享电动车电池商业模式,通过丰富项目运营场景,增加收入。
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布鲁赫称,德国为争取在2045年前实现气候中和,制定了宏伟的整体目标。
(图源:“西门子能源”官微)
一些县域先行试点的成功实践,未来二十年将在德国进行全面推广,希望这些实践成果能够为中国县域地区的能源转型提供借鉴与参考,为中国建设“美丽乡村”作出贡献,也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注入新内涵。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钱智民表示,能源转型是推动气候变革和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点环节。
(图源:“西门子能源”官微)
国家电投将能源转型融合发展落实到县域、推广到千家万户作为重要选择,将全国2000多个县域作为能源转型攻坚重点,在推动县域生产、生活、生态向绿色转型的同时,促进区域内政府、企业、民众各主体多方参与,积极推进产业创新转型和跨界融合发展,开拓了能源发展的崭新格局,为全球能源发展提供了国家电投解决方案和实践样本。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