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银行理财三天亏了一万?到底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1-22 16:51
【概要描述】R2风险的银行理财三天亏了一万,到底什么情况?该怎么应对?
“银行理财:四天亏光两个月收益”、“R2风险的银行理财三天亏了一万”、“半年的收益,一天就跌完”、“距离亏光又近了一点”……
最近,在各大第三方平台的评论区,类似的抱怨、吐槽可谓“比比皆是”,投资者们无奈直言:说好的稳稳幸福消失了!
为何银行理财出现大面积的亏损?到底发生了什么?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半年的收益,一天跌完”
近日,“银行理财亏钱”频频出现在各大第三方平台的评论区。
理财8年的投资者表示,理财8年!第一次知道银行理财也会亏损!
(图源:网络)
理财10年的投资者表示,理财近10年,第一次遇到银行R2等级理财也出现了亏损!
(图源:网络)
腾讯新闻称,在一家银行的投资者交流群里,有客户晒出了自己近期的理财收益:
11月11日-16日,4个工作日累计亏损1336元,不仅抹平了过去两个月的收益,还倒亏528元。
(图源:网络)
有小红书博主晒出自己购买的R2风险银行理财3天亏了一万元,14日一天亏损就超过了4000……
(图源:网络)
其实,同样的吐糟还有很多,例如:“买的招行半年宝,两个月收益仅一周跌的还剩三成。”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债券基金等被认为是货币基金理想替代品种的产品,近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撤。
11月14日,2809只纯债基金中,仅104只收益为正,占比3.7%。
当天,十年期国债ETF的跌幅达到0.78%,一天就跌没了上半年的收益(上半年涨了0.52%)。
(图源:东方财富)
R2级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债基集体大跌,难怪有投资者无奈直言:“说好的稳稳幸福消失了”!
还有网友调侃:今年双十一,打折最厉害的不是商家,而是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
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下,过去一周,银行理财产品和债基的表现情况:
Wind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累计单位净值小于1的破净产品已经超过2000只。
另外,Wind数据还显示,上周,逾9成债基下跌,323只跌幅超过1%。
11月14日至11月18日当周,公布业绩的3010只债券基金(只统计初始基金),有2754只出现下跌,占比达91.5%,其中323只跌幅超过1%。
(图源:Wind、万得基金)
然后,我们来看下,银行理财究竟买什么?
众所周知,银行理财产品多数是固定收益类产品,而底层资产多数是债券。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
债券占了银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的54%。
(图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那么,这些银行理财产品如何通过投资债券赚钱呢?
第一,依靠债券的票面利率收入;第二,债券市场的价格波动,所带来的价差收益。
针对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的下跌,我们可以看出,一旦债市剧烈动荡,就会引发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的波动。
债券市场为何暴跌?
最近,债券市场暴跌引发热议。
从市场来看,由于债券价格的暴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了创纪录的大涨。
(图源:格隆汇APP)
11月1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71%涨到2.83%,涨幅竟然达到了11个基点,创下2015年以来第二大的单日涨幅。
(图源:Wind、中证指数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从绝对数值来讲,此次债券利率并不算高,只是上行的速度极快,几乎形成了一条向上的直线。
这也就导致此轮理财收益的回撤来的更急、更突然,引起了投资者的强烈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债券的价格和利率成反比,即利率上涨,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下跌,债券价格上涨。
假设你花100元买了一张“面值100元,票面利率4%”的债券,1年到期后能拿回104元本息。
然而,在你买完的第二天,市场利率就涨到5%,新发的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5%”,1年到期后能拿回105元。
你前一天买的那张债券现在只值99元。
也就是说,因为市场利率从4%涨到了5%,你的债券价格从100元跌到了99元。这就是所谓的利率上涨,债券价格下跌。
由于已发债券票面利率固定,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对比之下手中的旧债券就会变得不划算,投资者此时会选择卖出手中债券,大量资金就会纷纷流出,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债券价格的下跌。
针对近日债券市场的大跌,市场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11月,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开始收紧。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ibor)隔夜利率从11月3日的1.3240%开始逐渐走高,11月9日突破1.8%,此后继续走高。
除了Shibor走高以外,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也在不停抬升。
11月初以来,同业存单利率快速上行,1年期存单利率从2.0%左右上行至接近2.5%。
资金利率的抬升导致银行的负债成本增加,整个银行间债券市场对资金超级敏感,资金面收紧是对债市比较大的利空。
然后,近日,“优化疫情防控20条”和“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的推出都指向了一个方向,即经济复苏的预期升温。
经济复苏之后,伴随着消费场景、企业融资等逐渐恢复,也可能带来利率的上行,进而对债市造成冲击。
最后,债券下跌引起投资者避险情绪,争先赎回债券类产品,由于赎回压力,机构不得不低价卖出手中债券变现兑付,继而引起踩踏,加剧债券价格进一步下跌。
债市调整并非偶然?
在部分市场人士看来,债市这一轮调整并非偶然。
11月19日,《经济观察报》称,一位资深公募投研人士透露,几个月以前,公司内部投研就较为担忧利率一旦反转,可能会对理财市场造成冲击,而进一步冲击债市,或会造成近一至两年债券市场最大的“灰犀牛”风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在其看来,这是银行理财完成净值化管理过程中所必然要面临的问题。
债券市场剧烈波动引发了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以债券为主要配置的产品净值快速下跌,有的产品跌破1元净值。
这给近两年来迅速壮大的银行理财和基金的投资者们,带来了疑惑甚至一部分恐慌情绪,进一步加剧了个人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的集中赎回。
本次银行理财收益回撤还出现一种循环:
大规模的赎回导致之前的风险暴露,继而使银行理财净值下跌,投资者亏损后继续赎回。
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管理时代,个人投资者也应该慢慢接受理财产品不是绝对安全收益、也会发生亏损的这个现实。
投资者如何应对?
经过上面的阐述,相信大家对于近日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大面积下跌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既然,市场波动这么大,那么要不要马上赎回呢?
以下几点建议需要知道:
首先,就债券的本身特征看,票面利率是固定的,只要能长期持有到期,在债券不违约的前提下通常还是能获得正收益的。
(图源:Wind)
只要不出现“踩雷”等特殊情况,短期的调整不必过于恐慌,投资者应该关注的是债券基金长期配置价值。
然后,长期来看,利率下行是必然趋势,仅今年央行就曾多次降息,不要因为短期债市波动影响投资决策,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在未来长期而言是乐观的。
最后,债权类的投资在资产配置中,应当起到的是“压舱石”的作用。除此之外,投资者还应当做好合理的资产配置。
其实,资产配置就是做一个多类资产的组合。这个组合的目标并非实现收益率最大化,而是要争取性价比最高,提高风险收益比。
研究表明,大类固收产品在资产配置中起着“稳定器”的作用,是资产配置必备配置选项。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中,固定收益资产配置比例达16.9%,固定收益类资产与现金类资产的合计占比更是达到了43.7%,占据了财富半壁江山。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