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美联储“暴力”加息何时休?看看鲍威尔如何“操纵市场”?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1-09 17:08
【概要描述】“先给胡萝卜,再给一大棒!”看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如何展现市场操纵术~
当地时间11月2日,美联储再次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3.75%-4%,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六次加息,也是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Wind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联储累计加息375个基点。
(图源:Wind)
针对美联储再度“暴力”加息,市场早已有所预期,投资者更关注的是接下来的加息步伐!
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声明中,首次承认加息有滞后性,暗示“暴力”加息接近尾声,这一度被市场认为是美联储转向的信号。
然而,鲍威尔在记者会上的一席话,给市场泼了一大盆冷水。这是怎么一回事?对于远在中国的我们来说,又有什么影响?
美联储首次承认加息有滞后性
在最新的货币政策声明中,美联储除了继续重申降低通胀之外,还首次承认加息具有滞后性。货币政策声明称:
“委员会预期,为了保持货币政策立场有足够的限制性,让通胀能随着时间推移回落到2%,政策利率的目标区间持续上升是适宜的。
为了判断未来目标区间的上升步伐,委员会将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
(截图来源:美联储货币政策声明)
美国媒体称,上面的两句话让决策者坚定地致力于遏制高通胀,但同时承认,加息的影响有滞后性。美联储暗示激进加息可能进入尾声。
另外,美联储决策者们表示,最近的指标表明支出和生产适度增长,近几个月就业增长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位,但通胀仍然居高不下,这反映出与疫情、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广泛价格压力相关的供需失衡。
货币政策声明还指出,俄乌冲突正在给通胀带来额外的上行压力,并导致全球经济活动承压,货币决策委员会将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联储今年持续大幅加息,但是通胀问题依然严峻。
今年9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8.2%。9月CPI环比涨幅超预期,同比涨幅仍维持在历史高位。
业内人士指出,在能源价格回落的大背景下,美国9月通胀仍然保持在历史高位,表明高通胀已经蔓延至整个经济领域。
鲍威尔一席话砸崩市场
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声明之后,美股市场随即上涨,因为投资者认为备受期待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终于要来了。
然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的一席话,令市场坐上了过山车。
(来源:鲍威尔记者会视频截图)
首先,鲍威尔称,最快将在12月放慢加息步伐,这与货币政策声明中的表态一致,市场一度备受鼓舞。
随后,鲍威尔话锋一转,称美联储加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讨论暂停加息为时过早。
鲍威尔还说,由于通胀形势越来越具挑战性,终端利率可能高于9月时美联储的预期,当时美联储终端利率预期值中位数为4.6%。
鲍威尔“话音刚落”,市场走势迅速反转,美股快速杀跌,截至当天收盘,道指、标普500指数均跌超1%,纳斯达克指数更是重挫超3%。
(图源:Wind)
《巴伦周刊》称,美国专栏作家雷克斯·纳廷指出,鲍威尔曾在7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了一些让市场怀疑美联储抵抗通胀的决心的话,这一次他没有重蹈覆辙,在市场认为美联储的政策可能转向时迅速纠正了这种误读。
纳廷称,鲍威尔的确转向了,但他转向了“鹰派”。
鲍威尔说:“多高的利率能让通胀降到2%的目标水平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加息仍有一段路要走,从上次会议以来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最终利率水平将高于此前的预期。”
分析人士认为,在市场关于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希望破灭后,鲍威尔的“鹰派”表态可能会抑制股市和债市出现更大幅度的反弹。
《巴伦周刊》认为,股市的近期走势将取决于美联储释放的关于加息的信号,长期走势将取决于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国内股市等风险资产的情绪。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选择性规避高波动资产的同时,可选择的投资产品还有很多,例如债券等固收类资产。
暴力加息何时休?
整体来看,鉴于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仍不希望过早放松收紧政策。
就目前而言,美联储需要让市场相信,金融环境需要保持紧缩或进一步收紧,这样才能战胜通胀,避免经济硬着陆。
对后续的加息路径,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对于加息节奏短期内是否放缓,美联储则表现得相对开放。
“我们预料12月议息会议联储将根据具体的经济和通胀数据决定是否放缓加息。”
中金公司宏观研究团队预计,美联储本轮加息高点或接近5%,这意味着美联储或还有100个基点的空间。
如果美联储更希望加息前置,那么就会选择12月加息75个基点,明年2月再加息25个基点。
如果美联储担心加息过快触发金融风险,则可能选择12月和明年2月各加50个基点。
正如“泽平宏观”微信公众号在一篇文中所写的那样:
对于美国经济自身而言,核心通胀环比增幅没有放缓,劳动力整体仍然过于强劲。
短期来看,美联储不会大幅放缓加息的步伐,预计美联储“史诗级”加息或还将继续,除非通胀或就业数据出现突变。
对于中国来说,美联储史诗级加息只是短期扰动,中国应以我为主,做好自己的事情,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有着坚定的信心。
独立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稳增长优先于防通胀,宽信用优先于宽货币,当前关键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信心比黄金重要。
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此前认为,在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施行强紧缩宏观政策,使未来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当下,中国宏观政策更需抢抓时间窗口,“以我为主”主动应对,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将政策再细化再落实,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