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限购政策为何总能引发广泛关注?该不该全面取消呢?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9-20 17:33
【概要描述】限购政策的调整为何总能引发广泛关注?作为我国房地产市场最严格的调控工具之一,限购令是否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呢?
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暖风频吹,各地因城施策,推出一系列稳楼市措施,而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限制性措施的松绑,总是引发广泛关注!
近日,宁波、苏州、青岛、济南、天津等大城市先后放宽限购政策,广州放宽限价政策。然而,苏州、青岛等地紧急调整,收回了部分政策。
除了一些热点城市放宽限购之外,一则关于“除一线城市外,全面放开限购”的传闻甚嚣尘上。
限购政策的调整为何总能引发广泛关注?作为我国房地产市场最严格的调控工具之一,限购令是否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呢?
苏州、青岛等城市现政策“一日游”
近日,房地产市场最重磅的消息,当属苏州、青岛等热点城市出现政策“一日游”的一幕。
9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称,全国“最强地级市”苏州调整了限购政策,规定非苏州本地户籍居民在苏州六区(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工业园区、高新区)购房,无需提供社保缴纳证明。
9月16日,澎湃新闻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相城区、吴中区、高新区房产相关部门获悉,姑苏区、相城区、吴中区、高新区针对非户籍居民家庭的限购政策恢复至原政策执行,即非苏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条件为3年内在苏州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
9月15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除市南、市北二区外,青岛其他区域不再实施住房限购政策。对限购区域内新建商品住房,本地居民限购2套,二孩、三孩家庭可增购1套,外地居民居住满半年限购1套,二手住房不再限购。
9月16日,该公众号文章进行了二次编辑,“二手住房不再限购”被删除。
对于苏州、青岛两地紧急收回部分措施,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也说明,对政策进行调整时,需要通盘考虑。
第一、不排除各类政策放松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楼盘炒作的现象,导致楼市出现新的压力或问题;
第二、对合理需求的支持,会强调循序渐进的做法,基于市场和房企动态进行调整,而不是大幅松绑;
第三,各地在调整政策过程中,仍要坚守“房住不炒”的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苏州、青岛之前,长三角热点城市宁波打响了强二线城市全域放开限购的第一枪。
8月以来,南京、武汉、合肥等地相继允许外地人以补缴社保方式购房,基本上取消了限购,“环京第一城”廊坊、唐山、秦皇岛等地直接废止了此前的限购政策。
《经济观察报》称,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松绑限购的城市或地区已超37个。
限购调整措施主要有四类:一是多孩家庭增加购买套数;二是缩小限购区域;三是降低社保年限等购房要求等;四是直接或间接取消限购。
《经济观察报》还表示,杭州等地据悉已在酝酿放开限购政策,部分城市仍按兵观望,观察目前已放开城市的一二手房供给量和交易量变化,以此作为政策调整的参考。
业内人士认为,为了稳定楼市,各地因城施策的节奏近日有所加快,尤其是9月以来,已有多个热点城市对现有的调控政策进行优化,内容涉及松绑备受关注的限制性政策,限购、限贷、限价等。
限购政策调整为何总能引发广泛关注?
首先,我们来看下限购政策到底是怎么来的。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激活了体量巨大的不动产市场,推动了楼市的火热。
2010年4月,为遏制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国务院出台《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通知》提出,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2010年5月初,北京出台政策,宣布北京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全国首份限购令出炉。此后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城市跟进。截至2011年底,国内70个大中城市中已有46个城市出台限购政策。
2014年,经济面临下行态势,房地产市场也面临较大的压力,商品房库存增加。各地政府为了刺激市场回暖,纷纷对限购政策进行松绑。
在呼和浩特率先取消实施3年的限购政策之后,多个城市也跟进取消限购,至2016年1月底,上述46个限购城市中,仅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5个城市未取消限购。
随着2016年楼市的再度火热,全国各大城市又相继出台了新一轮的限购政策,且力度相较于此前更加严格,并一直延续至今。
作为过去12年中房地产市场最严厉的调控工具之一,限购政策对于控制过热的市场效果显著,因此成为各地调控的常态化标配。
(图源:《经济观察报》)
这也是为何限购政策的调整总能引发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
限购令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
日前,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称,限购是历史特定阶段的必要措施。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住房供给速度跟不上需求增长速度,大城市因为供需缺口较大而出现房价快速上涨,诱发了一定的投机行为。
这个时候,限制购买房屋数量、限制外地炒房,是防止投机需求挤出自住需求的必要手段。
历次限购后的市场表现证明,限购对抑制过度投机、延缓房价上涨速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过去相比,限购的环境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供给不足不再是主要矛盾,房价快速上涨压力减弱,限购失去了必要性。
贝壳研究院认为,在完成了阶段性历史使命后,限购应该退出,让市场发挥主导调节作用。
结 语
放开限购引发房价大涨?这也是很多人不支持限制性政策退出的理由。
《经济观察报》称,从需求的角度看,无论是长期的人口老龄化态势、城镇化进程,还是短期家庭杠杆率、经济基本面,都决定了全国范围的房价大涨不会出现。
从供给的角度看,集中供地政策的实施,多层次租赁保障系统逐步建立,让购房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另外,贝壳研究院许小乐认为,房地产与金融关系密切,管好房价根本上是管好房地产金融。
我国金融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趋势上都已经进入降杠杆的通道,未来房价都不具备快速上涨的基础。放开限购,同时控制好金融杠杆,就不会引发价格大涨。
贝壳研究院认为,当下,房地产限购的基础环境和必要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消行政性的限购措施不仅可行而且必要。
《经济观察报》表示,在全国大城市全面执行限购政策的历史性周期已经过去。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