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房地产市场不一样的信号!港资、外资、内资都在“抄底”?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9-02 16:06
【概要描述】市场普遍下行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新一轮机遇的诞生。
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仍然处于筑底之际,新的投资窗口期或许出现。
近日,市场频频传来港资和外资看多的声音,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香港新世界集团行政总裁郑志刚表示,房地产市场已经见底,计划明年在土地上投资100亿元人民币。
华平基金投资的开发商加快了在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的步伐。
新世界集团:12个月内斥资百亿拿地
近日,香港新世界集团行政总裁郑志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市场已经见底,新世界集团计划明年在土地上投资100亿元人民币。
郑志刚还表示: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在已经触底了,将慢慢复苏。
他非常乐观地认为,市场将在未来一两年内复苏得非常非常好,这是一个收购土地和资产、获得战利品的好机会。
新世界集团将在12个月内在上海、广州、杭州和深圳等城市投资共计100亿元。
众所周知,香港有所谓的“四大家族”,指的是4个主要依靠房地产积累了巨大财富的家族,分别是:
李嘉诚家族:长实、长和
郭得胜家族:新鸿基
李兆基家族:恒基地产、中华煤气
郑裕彤家族:新世界发展、周大福
此次表态将抄底房地产的郑志刚,是新世界集团现任主席郑家纯的长子,是新世界集团和周大福创始人郑裕彤的长孙。
在最新的采访中,郑志刚表示,对未来一两年市场恢复非常乐观,这是公司开始获取优质土地和资产储备的好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初,新世界集团选择把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总部落户在了广州,释放了将重仓内地项目的信号。
2021年9月,新世界中国地产宣布投资70亿拿下广州市增城区一个旧村改造项目。2021年12月,新世界中国宣布,在深圳和广州拿下3宗城市更新项目。
另外,近年来,新世界集团在内地投资了许多工业用地和绿地。
香港兴业国际集团业务拓展及市务总经理林红认为,经历过更多经济周期波动的部分港资开发商,在财务策略上会更加慎重。
那些港资开发商会倾向于通过审慎的土地储备和物业投资的组合,去保持更低的负债率和更高的现金流。
李嘉诚阔别十年回归内地
今年5月初,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时隔十年之后现身内地土拍市场,引起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在楼市并未全面回暖且仍处于调整之际,和记黄埔阔别内地市场十年后再次回归,风向标意义更强烈。
《中国房地产报》称,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洗牌,土拍市场曾经的火热不再,此次李嘉诚的现身或许是楼市触底的信号。
除了李嘉诚之外,在上海今年第二轮土拍中,港资开发商香港裕华下属企业联合金地集团全资子公司竞得上海嘉定区一宗地块。
在武汉今年第三次集中供地上,港资房企瑞安与武汉城建集团联手以165.268亿元底价拿下三宗地块。
香港兴业国际集团业务拓展及市务总经理林红表示,港资企业在经济下行周期里拥有更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更稳定的现金流,也相对更容易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这些都是港资企业的优势。
因此,在现在相对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港资企业可能反而会逆周期操作,抓住机会把握一些市场流出的优质项目。
华平、黑石、领展等外资加码抄底
日前,《经济观察报》称,2018年以来,国际知名基金华平基金投资的开发商东久新宜集团在内地通过收购和拿地发展的项目超过50个,其中绝大多数为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
2020年以来,华平明显加快了在中国的投资步伐,东久新宜集团在内地新建或收并购的项目超过37个。
(图源:《经济观察报》)
不同于国内开发商多数专注于住宅业务,这家由国际知名基金投资的开发商更加偏好写字楼、产业园和物流园区等投资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的项目,业务遍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区域。
除了华平基金之外,此前有消息称,全球最大的黑石集团新成立一只房地产并购基金,首期认购规模已经达到241亿美元,整个基金规模将达到301亿美元。
虽然黑石没有明确该笔资金的具体投向,但中国无疑是其最关注的市场之一。
除了黑石之外,2018年以来,凯德、领展、普洛斯等外资开始加码收购内地资产,收购对象包括商办资产、物流园区等。
《经济观察报》称,自2020年以来,黑石、华平、领展、凯德、普洛斯等外资在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布局规模和力度均呈现前所未有的态势。
内资也在“抄底”
除了港资之外,逆周期操作还有内资。
《中国房地产报》称,8月11日,万达接手中融信托手中的肇庆鼎湖万达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5%的股权。
此外,今年以来,万达先后接手北京蓝色港湾、建业商业、鑫苑商业、合肥万泓中心等10余个项目。
8月19日,浙江嘉兴秀洲区出让一宗宅地,由上海圆通蛟龙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13.2亿元总价底价竞得,是圆通首次进驻嘉兴宅地市场。
结 语
无论是经济还是房地产均具有周期性,在低谷时布局,等待下一个周期到来。
当前市场处于筑底阶段,港资房企、外资及内资都有所行动,释放了长期看好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信心。
正如《中国房地产报》所说的那样:
市场普遍下行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新一轮机遇的诞生。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这一次行业调整与过往的行业长周期和短周期都有着较大的不同,行业基本面也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因此,建议“抄底”的资金应尽量选择抗风险能力强的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的核心地段项目进行投资。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