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不惜一切代价!全球央行激进加息!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28 18:05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风暴来袭!全球央行缘何激进加息?我国货币政策将有所改变?

不惜一切代价!全球央行激进加息!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概要描述】风暴来袭!全球央行缘何激进加息?我国货币政策将有所改变?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28 18:05
  • 访问量:0
详情

本周,美联储将召开7月货币政策会议。眼下,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再度加息75个基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表示,7月加息幅度将从50个基点或75个基点中二选一。另外,一众美联储官员也表态支持加息75个基点。

 

今年以来,全球各大央行纷纷大幅收紧货币政策,包括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南非、菲律宾等新兴经济体的央行也同样按下了加息键。

 

 

据界面数据统计,截至7月25日,今年以来,全球至少有51个国家的央行采取了加息行动,次数达到166次。

 

为何各国央行都在激进地加息?下半年,我国的货币政策怎么走?

 

各国央行激进加息

 

今年以来,全球央行加息风暴愈演愈烈。从美联储、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到欧洲央行,无一例外都在加息。

 

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连续收紧货币政策,至今已3次加息,且加息力度一次大于一次。

 


(图源:新华社)

 

上周,欧洲央行时隔11年首次加息,而且还是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远超市场预期。

 

在此之前,加拿大央行也是超乎市场预期的加息了100个基点,为1998年G7国家中单次加息幅度最大的一次。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上周表示,英国央行将考虑在8月再加息50个基点。此前,英国央行已经连续五次加息。

 

近日,韩国央行也宣布加息50个基点,这也是韩国央行1999年以来最大单次加息幅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7月稍早也意外收紧货币政策。

 

新兴经济方面,7月,南非央行宣布加息75个基点,为近20年来最大的一次加息幅度,菲律宾央行也意外决定将利率上调75个基点。

 

从加息幅度来看,美联储今年累计加息150个基点,在上述的51个国家中排名第29位。

 

乌克兰累计加息幅度最大,达到1600个基点,阿根廷、摩尔多瓦和俄罗斯累计加息也超过1000个基点。

 


(图源:界面数据)

 

另外,下面这张图还显示了,今年1月至7月,全球各国央行的加息频率,以及今年加息国家的地理分布。

 


(图源:界面数据)

 

为何大幅加息?

 

业内人士指出,全球各国央行一系列激进加息的背后,主要原因是全球的通胀水平非常高。为了抗击通胀,央行不得不采取激进的加息手段。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央行实施了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政策,而大规模的印钞,必然会推升通胀。

 

另外,今年以来,地缘政治局势的恶化,石油、天然气、基本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飙升,也进一步推升通胀。

 

就美国方面来看,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长9.1%,创1981年底以来最大涨幅。

 


(图源:《纽约时报》)

 

据界面数据统计,截至7月15日,在公布通胀数据的国家中,土耳其、美国、瑞典、西班牙、韩国、意大利、阿根廷等多个国家的通胀水平创数十年来新高。

 

彭博经济学家预计,全球通胀水平将从第二季度同比9%的增速进一步升至第三季度的9.3%,然后在年底回落到8.5%。

 

就目前来看,许多发达和新兴经济体央行别无选择,只能在通胀尚未达到峰值的情况下继续加息。

 

“即使当前的加息将减缓经济增长,央行政策制定者也必须优先考虑通胀问题。”

 

在全球央行竞相大幅加息之际,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也持续升温。

 

日前,美国银行的一份月度调查显示,目前,基金经理对全球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预期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对我国货币政策有何影响?

 

面临数十年高位的通胀,全球央行不得不激进加息。

 

相对而言,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有更大的空间,因为过去三年我国并没有采取放水措施来刺激经济,而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没有“大水漫灌”。

 

这使得我们国内通胀并不高,并且主要表现为输入型通胀,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大涨,特别是油价、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导致我国进口原材料,能源等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通胀同比增长2.5%,较5月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中金公司认为,6月CPI同比涨幅扩大,生猪价格是主要的驱动因素。

 


(图源: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在最新研报中称,考虑到猪价在CPI分项中权重较高,在新一轮猪周期启动后,后续通胀上行压力可能对货币政策有所影响。

 

中信证券称,虽然当前通胀并非影响货币政策的主线,但后续通胀数据走高仍需关注。

 

无独有偶,中金公司也认为,展望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通胀大概率将呈现上行态势。

 

如果通胀超过现定目标,货币政策将面临通胀与增长之间的取舍,对通胀的容忍度适度提升可能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在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称,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形势等基本面情况,以及高度关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加速收紧的情况。

 

结 语

 

正如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二季度例会上所说的那样,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高位运行的外部环境。

 

这意味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国内形势的冲击进一步增加。

 

一方面,除了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推高国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之外,再加上国内新一轮猪周期的启动,国内的物价面临上行压力。

 

另一方面,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大央行激进加息,不仅引发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衰退担忧升温,也会对我国的汇率和资本市场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随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以及全球通胀和复苏减弱的影响增大,央行货币政策需要在稳就业与稳物价之间保持平衡,意味着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更大,不确定性更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下半年国内的通胀问题,自然是货币政策关注的焦点。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有限,在大的方向上仍然坚持总量和结构双驱动的政策构架,对政策的灵活性和精准性的要求会更高。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