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比预期的更加激进,美联储即将掀起的加息潮,正在冲击着金融市场。
6月13日,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日本、韩国、印度等亚太市场陆续上演“股、债、汇三杀”,随后欧美市场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抛售。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美国通胀数据再度攀升,创下逾40年高位,投资者担忧美联储将不得不进一步提升加息的力度来遏制通胀。
然而,更危险的信号来自美国国债市场,美债收益率的再度倒挂,意味着市场正在预警,美国经济将出现衰退。
这加剧了全球市场恐慌情绪加速蔓延,股市、债市、汇市等几乎一切都在跌。
面对动荡加剧的金融市场,我们该怎么办?又该如何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抛售风暴席卷全球
一场几乎没有悬念的全球市场“踩踏”,再次佐证通胀爆表之威慑力!
亚洲市场方面,日本首当其冲。6月13日,日本市场上演了一场惨烈的“股、债、汇三杀”。
日本股市:截至6月13日收盘,日经225指数跌3.01%报26987.44点,失守27000点关口。
(来源:Investing.com)
日本债市:日本国债价格重挫,使得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一度攀升至0.255%,为2016年1月日本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前的最高水平。
日本汇市:6月13日,日元一度跌破135关口,刷新逾20年来新低,今年以来的累计贬值幅度接近17%,成为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最差的货币。
针对疯狂贬值的日元,被称为“金砖之父”的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英国前财政部商务大臣吉姆·奥尼尔警告称,若日元进一步跌至150关口,可能引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动荡。
除了日本市场之外,亚洲其他市场也遭遇了抛售:截至6月13日收盘,韩国股指大跌3.5%,澳洲股指下挫1.2%,新西兰股指大跌2.3%,印度的股市、债市、汇市也集体遭遇大跌。
亚太市场中,日本、印度的“股、债、汇三杀”,或许只是这一场全球抛售潮中的缩影。
欧洲市场方面,截至6月13日收盘,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基准股指的跌幅均超过2%。
美国市场方面,截至6月13日收盘,纳指跌4.68%,创2020年10月以来收盘新低;标普500指数跌3.88%,较1月份高点跌超21%,坠入“熊市”区间;道指跌2.79%,盘中一度跌超1000点。
(来源:《证券时报》)
为何出现恐慌性抛售?
近日,美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升8.6%,再刷逾40年新高。
素有美联储“喉舌”之称的《华尔街日报》称,伴随着5月CPI等数据的出炉,美国现在的通胀显然比政策制定者预期的更加顽固。
这很可能会导致美联储官员在本周的会议上考虑,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而上一次如此猛烈的加息,还是在1994年。
随着市场重新审视美联储激进加息的风险,除了美元之外,卖出一切资产似乎成为了市场交易的主旋律。
市场开始担心,收紧货币的政策可能会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美国债市的信号也加剧了衰退担忧。
6月13日,美国各期限的国债集体遭遇重挫,其中,对货币政策更敏感的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近37个基点,至2007年底来最高,一度超越10年期美债收益率,表明2年期和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再度倒挂。这意味着,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急剧升温。
高盛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如果经济出现衰退,美股将迎来一场巨型风暴。
(来源:《巴伦周刊》)
投资者该怎么应对?
眼下,市场普遍认为,要想控制住火热的通胀,美联储必须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措施。
这也导致经济学家们认为美联储加息的速度让经济衰退难以避免。
另外,全球经济还面临着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疫情形势严峻、供应链危机等多重负面因素的困扰。
毫无疑问,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更加剧烈,投资者应当谨慎对待风险较高的资产(例如股票)。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认为,考虑到市场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总体上应该对股票保持谨慎。
(来源:网络)
对于投资者来说,除了股票之外,投资者可选择的理财产品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固收类资产。据长期行业跟踪数据显示,固定收益和现金在富人的资产配置占比往往会超过40%甚至半壁江山。
在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领域,固收类产品一直是大多数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时青睐的选项。即使市场风雨飘摇,固收类产品还是能帮助投资者抵御大部分风险。
业内人士称,面对着外部的巨大不确定性,普通人在投资理财上可以选择保守与稳健的策略,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审慎进行投资。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