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STUDY
蔚然行研
小蔚带您看 | 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全球市场大恐慌!到底什么情况?
- 分类:蔚然行研
- 作者:蔚然控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2-16 16:36
【概要描述】西方媒体“炒作”俄罗斯16日“入侵”乌克兰!全球金融市场一度出现恐慌性抛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不仅扰动了全球金融市场,还引发了全世界关注!
俄乌关系恶化,且美国政客和西方媒体均警告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欧美股市等风险资产遭遇持续抛售。
由于俄罗斯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生产国,地缘局势的紧张令能源市场担忧情绪升温,国际油价一度创下逾七年的高位。
俄乌局势持续恶化
今年1月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加速恶化,双方在两国边境地区部署大量军事人员和装备。
美国、乌克兰和北约指认俄罗斯准备“入侵”乌克兰。
俄罗斯方面予以否认,强调北约活动威胁俄边境安全。
2月10日,拜登敦促在乌克兰的美国人“立即离开”;
2月1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目前正处于“入侵随时发生的窗口期”;
2月12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敦促美国公民应在未来24小时至48小时内离开乌克兰。
一系列警告过后,引发全球多个国家高度警惕:
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在内的10余个国家呼吁本国公民离开乌克兰。
2月14日,美国宣布关闭美驻乌克兰大使馆,并呼吁美在乌公民尽快离境。
对于美国的一系列动作以及西方媒体“渲染”紧张气氛,俄罗斯方面表示:
西方国家和媒体正在传播一场“大规模的虚假宣传运动”,极力营造虚假的恐慌氛围。
俄罗斯16日“入侵”乌克兰?
日前,一则有关“俄罗斯16日入侵乌克兰”的消息再度引起轩然大波。
美国“政客”网站报道,拜登日前召集北约和欧盟领导人开会,称俄罗斯将于2月16日发动袭击。
对于这一报道,俄罗斯批评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歇斯底里达到顶峰”。
俄驻联合国副大使波利安斯基还在社交媒体上称:
“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基于不可透露的情报来源,美国将在一周内攻占伦敦?”
凤凰卫视记者指出,2月16号这个时间点是从美国情报界故意透露出来的。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发声明,证实了乌克兰确实收到了消息,2月16日将是袭击之日。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但泽连斯基并没有说,这个消息是谁说的。
当时泽连斯基的声明发表后,一度引发了全球恐慌,各类资产均遭大幅抛售。
对于这一消息,美国五角大楼、国务院等也都作出了表态:“其实我们也不知道。”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称,这样的事闻所未闻。她指出,两个月来,美国每天都在说俄罗斯即将攻击乌克兰。
对于俄罗斯与乌克兰局势,克里姆林宫的态度是普京仍然愿意继续协商。
联合国新闻网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俄乌问题必须在外交框架内解决。
古特雷斯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外长通了话,并传达了明确的信息:“除了外交,别无选择”。
另外,中国外交部回应乌克兰局势:
“呼吁各方保持理性,不做刺激局势紧张炒作渲染危机的事情。”
金融市场影响
俄乌局势引发投资者担忧,金融市场近期剧烈动荡。
(来源:CNBC)
业内人士认为,在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这场危机如果进一步恶化,无疑会引发蝴蝶效应,加剧供应链危机,导致原材料和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螺旋上升。
摩根大通警告称,市场正变得越来越紧张,鉴于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可能对大宗商品供应构成的重大风险,局势进一步升级或出口潜在中断,可能会推动能源、金属和农业价格进一步上涨。
另外,乌克兰和俄罗斯作为全球小麦、玉米和葵花籽油的贸易重心,一旦俄乌局势恶化,粮价或将迎来更大的上行风险。
结语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最后真的会爆发战争吗?
浙商证券在研报中称,乌克兰危机降低市场风险偏好并在美股的情绪脆弱期进一步放大市场波幅,冲突本质仍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对抗。
浙商证券预计美俄对峙的核心目的仍是通过局部对抗换取美俄全面谈判的优势,未来存在小范围冲突可能但大规模发酵概率低。
中信建投证券也在报告中指出,对于俄罗斯与乌克兰危机,除非黑天鹅事件发生,大规模热战的可能性并不大,双方最终回到谈判桌的可能性非常大。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蔚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8352号-1